未成年犯罪会直接进牢吗?


对于未成年犯罪是否会直接进牢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需要依据具体情况来判断。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未成年犯罪”的概念。在我国法律里,未成年人指的是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当未成年人实施了危害社会、违反刑法,并且应当受到刑事处罚的行为,就属于未成年犯罪。 我国对未成年犯罪秉持着“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目的是最大程度地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帮助他们改过自新,重新回归社会。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于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未成年人,也并非一定会被送进监狱服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九条规定,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严格限制适用逮捕措施。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和人民法院决定逮捕,应当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未成年罪犯,如果同时符合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这些条件的,应当宣告缓刑。 此外,法律还规定了一些针对未成年人的特殊处遇措施。比如,在未成年人被判处刑罚后,会在少管所等专门场所执行刑罚,而不是与成年罪犯一同关押在监狱,这样可以避免他们受到不良影响,更好地接受教育和改造。 综上所述,未成年犯罪不一定会直接进牢,法律会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考量和处理,以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和未来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