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劳动合同法》全文内容是怎样的?

我刚入职一家新公司,公司要和我签劳动合同,我想了解《劳动合同法》的全文内容,这样我能清楚自己在合同里有哪些权益和义务,避免被公司坑,也能知道合同条款合不合法,所以想问问《劳动合同法》全文到底是怎样的。
展开 view-more
  • #劳动合同法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是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而制定的法律。以下为你详细介绍其主要内容: 一、总则部分 总则阐明了立法目的,即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适用范围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同时,订立劳动合同需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此外,明确了工会在维护劳动者权益方面的作用,如帮助、指导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法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并与用人单位建立集体协商机制,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依据是《劳动合同法》第一条至第六条。 二、劳动合同的订立 这部分规定了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劳动合同应当具备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等条款。依据是《劳动合同法》第七条至第十七条。 三、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劳动定额标准,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用人单位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投资人等事项,不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况,原劳动合同继续有效,劳动合同由承继其权利和义务的用人单位继续履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依据是《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九条至第三十五条。 四、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有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等情形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有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等情形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此外,还规定了用人单位经济性裁员的条件和程序,以及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形,如劳动合同期满、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等。同时,用人单位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各种情形也有明确规定。依据是《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至第五十条。 五、特别规定 包括集体合同、劳务派遣、非全日制用工等内容。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订立;尚未建立工会的用人单位,由上级工会指导劳动者推举的代表与用人单位订立。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依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设立,注册资本不得少于二百万元。劳务派遣单位是本法所称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依据是《劳动合同法》第五十一条至第七十二条。 六、监督检查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对用人单位实施劳动合同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劳动行政部门实施监督检查时,有权查阅与劳动合同、集体合同有关的材料,有权对劳动场所进行实地检查,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应当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和材料。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对违反本法的行为都有权举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应当及时核实、处理,并对举报有功人员给予奖励。依据是《劳动合同法》第七十三条至第七十九条。 七、法律责任 用人单位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等。同时,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依据是《劳动合同法》第八十条至第九十五条。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