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审查有哪些注意事项?


在审查劳动合同的时候,有多个方面需要我们特别留意。以下将从合同主体、合同条款、合同期限等方面为你详细介绍相关注意事项。 首先,审查合同主体是非常重要的。劳动合同的主体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对于用人单位,要查看其是否依法成立,是否具备合法的经营资格和用人资格。比如,有没有营业执照,营业执照是否在有效期内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这就明确了用人单位的范围,我们审查时要确保与之签订合同的单位在这个范围内。对于劳动者,要确认其是否具备劳动能力和就业资格,比如是否达到法定就业年龄等。 其次,合同条款的审查是核心部分。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条款要明确具体。工作内容应清晰界定劳动者的工作职责和任务,不能模糊不清。比如,不能只写“从事相关工作”,而要具体到岗位名称和主要工作任务。工作地点也应明确,避免用人单位随意变更工作地点给劳动者带来不便。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规定,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是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劳动报酬条款要明确工资的数额、支付方式、支付时间等。工资数额要具体,支付方式可以是现金、银行转账等,支付时间要明确是每月几号发放工资。同时,要注意加班费、奖金等的计算方式和发放条件。《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再者,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条款也不容忽视。用人单位有义务为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和安全的工作环境。比如,在一些有职业危害的工作岗位,如化工、煤矿等,要提供相应的防护设备和措施。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规定,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是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这就要求用人单位必须在合同中明确这些内容,保障劳动者的权益。 另外,合同期限也是审查的重要方面。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要明确合同的起止时间;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虽然没有明确的终止时间,但要符合《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规定的情形,如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等。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要明确工作任务的内容和完成标准。 最后,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条款也需要关注。违约责任条款要明确双方违反合同约定应承担的责任,这有助于保障合同的顺利履行。争议解决条款要明确发生劳动争议时的解决方式,如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