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期限有哪些分类,订立劳动合同要经过哪些程序?


在我国的劳动法律体系中,劳动合同期限的分类以及订立劳动合同的程序都有明确的规定。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关于劳动合同期限的分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二条规定,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通俗来讲,就是双方明确约定了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的工作期限。比如,您和公司签订了一份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从2025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这就是典型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这里的“无确定终止时间”并不是说合同没有结束的时候,而是没有一个明确的到期日期。当出现法定情形时,如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等,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以某项工作的完成为合同期限的劳动合同。例如,建筑公司与工人约定,完成某栋大楼的建设工作,合同就结束,这就是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其次,订立劳动合同要经过的程序。一般来说,订立劳动合同主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用人单位公布招工或招聘简章。用人单位根据自身的需求,向社会公布招聘的岗位、人数、条件等信息。这就像是商家在门口贴出招聘告示,让大家知道有哪些工作机会。 第二步,劳动者自愿报名。符合条件的劳动者根据自己的意愿和能力,向用人单位报名应聘。这就好比您看到了招聘信息,觉得自己适合这个岗位,就去提交简历。 第三步,全面考核。用人单位对报名的劳动者进行考核,包括面试、笔试、技能测试等,以了解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是否符合岗位要求。 第四步,择优录用。用人单位根据考核结果,从报名者中挑选出最适合的人员,并向其发出录用通知。 第五步,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被录用的劳动者就合同的条款进行协商,达成一致后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在签订合同时,双方应当仔细阅读合同条款,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合同签订后,双方各执一份。 总之,了解劳动合同期限的分类和订立劳动合同的程序,有助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