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劳动监察保障条例实施规定是怎样的?

我在一家小公司上班,感觉公司有些做法不太符合劳动法规,比如经常加班还不给加班费。我想了解下劳动监察保障条例的实施规定,看看能不能通过这个来维护自己权益,具体规定是怎样的,实施过程是如何操作的呢?
展开 view-more
  • #劳动监察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劳动监察保障条例的实施规定,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障劳动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下面从多个方面为你详细介绍。 首先,劳动监察的管辖方面,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三条规定,对用人单位的劳动保障监察,由用人单位用工所在地的县级或者设区的市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管辖。这意味着劳动者遇到劳动纠纷时,要向单位用工所在地对应的劳动保障部门反映问题。 其次,关于劳动监察的内容。劳动监察部门主要对用人单位涉及劳动者权益的多个方面进行监察。比如用人单位制定内部劳动保障规章制度的情况,这关系到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规则是否合法合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情况,劳动合同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依据,监察部门会查看合同的签订是否规范、是否存在霸王条款等;用人单位遵守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的情况,使用童工是严重违反法律的行为;用人单位遵守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的情况,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在生理上有特殊性,需要法律给予特别保护;用人单位遵守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的情况,像你遇到的加班不给加班费问题就属于此范畴;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和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情况,工资是劳动者的主要收入来源,必须得到保障;用人单位参加各项社会保险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社会保险能为劳动者提供养老、医疗等多方面的保障。 再者,劳动监察的程序。劳动监察部门在接到劳动者的投诉举报后,会进行立案调查。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为用人单位有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需要进行调查处理的,应当及时立案。在调查过程中,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有权采取多种措施,如进入用人单位的劳动场所进行检查,就调查、检查事项询问有关人员,要求用人单位提供与调查、检查事项相关的文件资料等。调查结束后,如果发现用人单位确实存在违法行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依法作出处理决定。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可以按照受侵害的劳动者每人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标准计算,处以罚款。如果用人单位对处理决定不服,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