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对非全日制工资发放有哪些规定?
我是一名非全日制员工,不太清楚工资发放方面的规定。比如多久 发一次工资,工资标准是怎样的,有没有什么特殊要求。想了解一下劳动法在这方面到底是怎么规定的,好维护自己的权益。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在劳动法领域,非全日制用工是一种特殊的用工形式。非全日制用工,指的是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
关于非全日制工资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七十二条明确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小时计酬标准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这就保障了非全日制员工每小时的劳动所得不会低于当地规定的最低水平。
在工资支付周期方面,该法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也就是说,用人单位给非全日制员工发工资,间隔不能超过十五天。这和全日制用工通常按月支付工资不同,更短的支付周期能让非全日制员工更快地拿到劳动报酬,保障他们的生活资金流转。
此外,非全日制员工在法定休假日等特殊情况下提供劳动的,其工资支付也应按照相关规定执行。如果用人单位违反这些工资发放规定,劳动者可以通过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申请劳动仲裁等合法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最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