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及用工方式有哪几种形式?


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而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产生的法律关系。简单来说,就是你给单位干活,单位给你发工资,你们之间就建立了一种受法律保护的关系。而用工方式则是用人单位使用劳动力的具体形式。 在我国,劳动关系和用工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首先是标准劳动关系,也就是常见的全日制用工。这种用工方式下,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每天工作时间一般不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用人单位需要按照法律规定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保障劳动者的各项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其次是非全日制用工。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4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24小时。这种用工方式可以订立口头协议,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且用人单位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九条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 还有劳务派遣用工。劳务派遣是指由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把劳动者派向其他用工单位,再由其用工单位向派遣单位支付服务费用的一种用工形式。劳务派遣一般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劳务派遣单位是本法所称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 此外,还有劳务外包。劳务外包是指企业将部分业务或职能工作发包给相关的机构,由该机构自行安排人员按照企业的要求完成相应的业务或工作。劳务外包中,发包企业与承包方之间是合同关系,承包方的员工与发包企业不存在劳动关系。 了解不同的劳动关系和用工方式,对于劳动者维护自身权益至关重要。劳动者在就业时,应当明确自己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类型,要求用人单位按照法律规定签订相应的合同,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