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地补偿标准都包括哪些?


征地补偿标准通常综合多方面因素确定,一般包含以下几类费用: 首先是土地补偿费,这是国家因征用土地,对土地所有者在土地上的投入和收益造成损失的补偿。简单说,就是对这块土地本身价值的补偿。比如,农民一直靠这块地耕种收获获取收入,现在地被征走了,就需要补偿这部分损失。按照相关规定,一般为该土地年产值的一定倍数,《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征收农用地的土地补偿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制定公布区片综合地价确定 ,制定时会综合考虑土地原用途、土地资源条件等因素。 其次是安置补助费,这是国家建设征用农民集体土地后,为了解决以土地为主要生产资料并取得生活来源的农业人口因失去土地造成生活困难所给予的补助费用。打个比方,农民没了土地就没了生活依靠,这笔钱就是帮他们维持生活、重新寻找生计的。它一般也是该土地年产值的一定倍数,具体标准同样由各地依据区片综合地价等确定。并且,如果按规定支付的土地补偿费与安置补助费尚不足以维持需安置的农民原有的生活水平,还可适当增加安置补助费。 再者是青苗补偿费,是指征用土地时,对被征用土地上生长的农作物,像水稻、小麦、玉米等造成损失所给予的一次性经济补偿费用。就是说地里正长着庄稼,因为征地不能收获了,要补偿这部分损失。一般按照实际损失给予一次性补偿。 最后是地上附着物补偿费,这是对被征用土地上的各种地上建筑物、构筑物,比如房屋、水井、道路、管线、水渠等的拆迁和恢复费以及被征用土地上林木的补偿或者砍伐费等。这些地上的设施和林木因征地会受到影响,所以要给予相应补偿,通常按照评估价值给予一次性补偿。 各项征地补偿费用的具体标准、金额由市、县政府依法批准的征地补偿安置方案规定。土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产值,按当地统计部门审定的最基层单位统计年报和经物价部门认可的单价为准。 相关概念: 区片综合地价:是指在城镇行政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依据地类、产值、土地区位、农用地等级、人均耕地数量、土地供求关系、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等因素,划分区片并测算的征地综合补偿标准。 地上附着物:指在土地上建造的一切建筑物(如平房,楼房及附属房屋等)、构筑物(如水塔,水井,桥梁等)及地上定着物(如花草树木,铺设的电缆等)。 青苗:就是指被征用土地上正处于生长阶段的农作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