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承包权能转让吗,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模式有哪些?


首先来解答土地承包权能否转让的问题。土地承包权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依法享有的,对本集体经济组织发包的农村土地进行承包经营的权利。一般来说,我们常提到的可以转让的是土地承包经营权,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土地承包权。土地承包权是基于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身份而享有的,具有一定的人身属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可以流转的。这里的流转就包含了转让这种方式。不过,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有一定的条件限制。例如,受让方须有农业经营能力;转让应当经发包方同意;承包方与受让方应签订书面合同等。 接下来介绍一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模式。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转包,它是指承包方将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经营权以一定期限转给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其他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经营。转包后原土地承包关系不变,原承包方继续履行原土地承包合同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接包方按转包时约定的条件对转包方负责。 第二种是出租,即承包方将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经营权以一定期限租赁给他人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出租后原土地承包关系不变,原承包方继续履行原土地承包合同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承租方按出租时约定的条件对承包方负责。 第三种是互换,承包方之间为方便耕种或者各自需要,可以对属于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互换,并向发包方备案。 第四种是转让,前面已经提到,转让是承包方有稳定的非农职业或者有稳定的收入来源,经发包方同意,将全部或者部分土地承包经营权让渡给其他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户,由该农户同发包方确立新的承包关系,原承包方与发包方在该土地上的承包关系即行终止。 第五种是入股,承包方之间为发展农业经济,可以自愿联合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从事农业合作生产。这种模式有利于实现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经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