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土地出让金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我最近想参与一块土地的出让,听说要缴纳土地出让金,但不清楚具体是怎么计算的。我想了解不同类型土地的出让金计算方式是不是一样,计算时会考虑哪些因素,有没有什么公式或者标准来算出准确的金额。
展开 view-more
  • #土地出让金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土地出让金是指各级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将土地使用权出让给土地使用者,按规定向受让人收取的土地出让的全部价款(指土地出让的交易总额),或土地使用期满,土地使用者需要续期而向土地管理部门缴纳的续期土地出让价款。 在我国,土地出让金的计算方法并不是固定统一的,会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计算方式。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有实际成交价,且不低于所在级别基准地价平均标准的,按成交价不低于40%的标准计算出让金。若成交价低于基准地价平均标准的,则依照全部地价40%计算。这里所说的基准地价,是指在城镇规划区范围内,对不同级别的土地或者土地条件相当的均质地域,按照商业、居住、工业等用途分别评估的,并由市、县以上人民政府公布的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平均价格。例如,某块商业用地实际成交价为1000万元,所在级别基准地价平均标准为800万元,那么土地出让金至少为1000×40% = 400万元。如果成交价为600万元,低于基准地价平均标准800万元,此时土地出让金则按照全部地价的40%计算,即800×40% = 320万元。 第二种情况是发生转让的划拨土地使用权补办出让时,按基准地价平均标准的40%计算。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是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土地使用者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将该幅土地交付其使用,或者将土地使用权无偿交付给土地使用者使用。当这种划拨土地使用权进行转让并补办出让手续时,就按照上述方式计算土地出让金。例如,某划拨土地所在级别基准地价平均标准为500万元,那么该土地出让金为500×40% = 200万元。 第三种情况是通过以上方式计算的土地出让金数额,土地使用权受让人有异议的,由受让人委托有资质的土地估价机构进行评估,按评估价的40%计算土地出让金。土地估价机构会综合考虑土地的位置、面积、用途、使用年限、市场供求等多种因素来评估土地的价值。比如,受让人对按照基准地价计算出的出让金数额有异议,委托估价机构评估该土地价值为1200万元,那么土地出让金则为1200×40% = 480万元。 相关法律依据主要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该法规定,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进行房地产开发的,必须按照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的土地用途、动工开发期限开发土地。土地使用者需要改变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的土地用途的,必须取得出让方和市、县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同意,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变更协议或者重新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相应调整土地出让金。这说明土地出让金的确定和调整是有法律规范和要求的,以保障土地市场的公平、有序运行。总之,在实际操作中,土地出让金的计算要结合具体的土地情况和相关规定来准确确定。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