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税罪最新立案标准是什么?


偷税罪现已经被逃税罪所取代。逃税罪,通俗来讲,就是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等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犯罪行为。下面将为您详细介绍逃税罪的最新立案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五十二条规定,逃避缴纳税款,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第一,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十万元以上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百分之十以上,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不补缴应纳税款、不缴纳滞纳金或者不接受行政处罚的。这里面有几个关键要素,“欺骗、隐瞒手段”比如做假账、虚报收入等;“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就是没有如实向税务机关申报自己的纳税情况;“数额在十万元以上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百分之十以上”明确了金额和比例的要求;“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不补缴应纳税款、不缴纳滞纳金或者不接受行政处罚”是一个重要的后置条件,如果在接到通知后积极配合,可能就不会被立案追诉。 第二,纳税人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又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十万元以上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百分之十以上的。这体现了法律对于多次逃税行为的严厉打击。 第三,扣缴义务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扣缴义务人,像公司代扣员工个人所得税这种情况,公司就是扣缴义务人,如果他们采用不正当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的税款,达到十万元以上,也会被立案追诉。 总之,逃税行为严重损害了国家税收利益,也破坏了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作为纳税人,应当依法履行纳税义务,如实进行纳税申报,避免触犯法律红线。如果对纳税问题存在疑问,建议及时咨询专业的税务顾问或税务机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