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的相关权利能力适用什么地方的法律?
我有一家公司,最近在和国外企业合作时遇到一些法律问题。不太清楚在涉及法人权利能力方面,到底该依据国内法律还是国外法律,也不知道判断的标准是什么。希望能了解法人相关权利能力适用法律的具体规定。
展开


法人的权利能力是指法人作为民事主体,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简单来说,就是法人能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做哪些事、承担什么责任的一种资格认定。 在法律适用方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十四条规定,法人及其分支机构的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组织机构、股东权利义务等事项,适用登记地法律。法人的主营业地与登记地不一致的,可以适用主营业地法律。法人的经常居所地,为其主营业地。 这一规定明确了法人权利能力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一般情况下,以法人的登记地法律为准。登记地就是法人进行注册登记的地方,通常在我国是向当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登记。以登记地法律来确定法人权利能力,是因为登记地法律往往是法人设立时遵循的法律,法人对该法律更为熟悉和了解,也便于相关部门对法人进行管理和监督。 而当法人的主营业地与登记地不一致时,法律赋予了一定的灵活性,可以适用主营业地法律。主营业地就是法人主要开展业务活动的地方。这是考虑到法人的实际经营活动可能与登记地存在差异,主营业地的法律更能反映法人实际经营所处的法律环境,适用主营业地法律更有利于法人在当地开展业务,也更符合实际情况。 举个例子,如果一家中国公司在美国设立了分公司,该分公司的权利能力在一般情况下适用中国法律(登记地法律)。但如果该分公司在美国的业务开展非常广泛,美国成为其主营业地,并且适用美国法律更有利于其经营活动时,也可以适用美国法律。这样的规定既保证了法律适用的确定性,又兼顾了实际情况的复杂性,有助于解决涉外法人在权利能力方面的法律适用问题。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