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名商标的保护法律有哪些?


驰名商标是指在中国为相关公众所熟知的商标。对驰名商标的保护旨在防止他人利用驰名商标的声誉进行不正当竞争,维护公平的市场秩序。以下将为您介绍我国保护驰名商标的相关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是保护驰名商标的核心法律。该法第十三条规定,为相关公众所熟知的商标,持有人认为其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依照本法规定请求驰名商标保护。就相同或者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未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就不相同或者不相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已经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误导公众,致使该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这一规定从商标注册和使用的角度,为驰名商标提供了全方位的保护,无论是未注册的驰名商标还是已注册的驰名商标,都能得到相应的法律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也对驰名商标保护起到重要作用。该法第六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实施擅自使用与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商品名称、包装、装潢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标识等混淆行为,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如果他人利用驰名商标进行不正当竞争,如仿冒驰名商标的包装、装潢等,驰名商标权利人可以依据该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也为驰名商标提供了刑事保护。该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规定,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服务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第二百一十四条规定,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这些规定对于打击严重侵犯驰名商标的犯罪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和驰名商标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驰名商标保护的民事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相关司法解释,也为驰名商标的司法保护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指引。这些司法解释进一步明确了驰名商标的认定标准、保护范围和举证责任等问题,使得在司法实践中能够更加准确、有效地保护驰名商标。 综上所述,我国通过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刑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构建了一个较为完善的驰名商标保护体系,为驰名商标权利人提供了多层次、全方位的法律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