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房产更名给父母?


将房产更名给父母,在法律上主要有赠与、买卖和继承这几种方式,每种方式的操作流程、所需材料以及法律依据都有所不同。下面为你详细介绍: **赠与方式** 赠与是指产权人自愿把自己的房屋无偿送给父母。这种方式需要签订赠与合同,然后办理公证手续,接着到房管局办理过户登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七条规定,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在办理赠与过户时,需要提交的材料包括:赠与人和受赠人的身份证件、房地产权证、赠与合同公证书等。不过,赠与方式可能涉及到契税等税费。一般来说,受赠方需要按照房屋评估价的一定比例缴纳契税。 **买卖方式** 买卖就是按照正常的房屋交易流程,将房产卖给父母。这种方式需要签订房屋买卖合同,然后到房管局办理网签、缴税、过户等手续。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四十一条规定,房地产转让,应当签订书面转让合同,合同中应当载明土地使用权取得的方式。买卖方式涉及的税费种类较多,如增值税、个人所得税、契税等,但具体的税费标准会根据房屋的情况和当地政策有所不同。例如,如果房屋满五唯一(房产证满五年且是卖方唯一住房),可能免征个人所得税。 **继承方式** 继承是指产权人去世后,父母按照法定程序继承其房产。继承分为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法定继承是按照法律规定的继承人范围和顺序进行继承;遗嘱继承则是根据产权人生前所立的合法有效的遗嘱进行继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继承编的相关规定,法定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等。办理继承过户时,需要提供被继承人的死亡证明、继承人与被继承人的亲属关系证明、房产证等材料。继承方式在办理过程中通常不需要缴纳契税,但可能会有一些公证费用等。 总之,在选择将房产更名给父母的方式时,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税费成本、办理流程的简便程度等,也可以咨询专业的房产中介或律师,以确保操作符合法律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