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怎样将房产给子女最划算?


父母将房产给子女主要有三种方式:赠与、买卖和继承,下面分别为你介绍并分析哪种最划算。 首先是赠与。房产赠与是指一方(赠与人)自愿把自己所有的房屋无偿赠与他人(受赠人),他人愿意接受的民事法律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在赠与过程中,赠与人需要缴纳印花税,税率为万分之五;受赠人需要缴纳契税,一般税率为3% - 5% 。不过,房屋赠与在很多情况下还可能涉及到个人所得税,但如果是近亲属之间的赠与,按照相关规定可以免征个人所得税。然而,赠与获得的房产,未来如果受赠人要出售该房产,可能需要缴纳较高的个人所得税。 其次是买卖。房产买卖就是通过市场交易的方式,父母将房产卖给子女。这种方式和普通的房产交易一样,要根据房屋情况和交易双方的情况缴纳相关税费。如果房子满五唯一(房产证满五年且是家庭唯一住房),卖方免征个人所得税和增值税;买方根据房屋面积和自身购房情况缴纳契税,面积在90平方米及以下的,首套房和二套房契税税率为1%;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上的,首套房契税税率为1.5%,二套房契税税率为2%;三套及以上的,契税税率一般为3% 。如果房子不满两年,卖方还需要缴纳增值税,税率为5% 。 最后是继承。房产继承是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把被继承人所遗的房产转归继承人的行为。继承发生在被继承人死亡之后,法定继承人通过继承方式取得房产,不需要缴纳契税和增值税。不过,目前我国尚未开征遗产税,但如果继承人日后要出售继承所得的房产,可能会涉及个人所得税。 综合来看,如果父母健在,房子满五唯一,买卖方式可能是最划算的,因为这种情况下税费相对较低。如果父母一方已经去世,那么继承是最省钱的方式。而赠与方式在很多时候并不是最经济的选择,尤其是考虑到未来出售房产时可能面临的高额税费。但具体选择哪种方式,还需要根据家庭的实际情况和未来规划来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