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赠与、继承、买卖哪个更划算?


在考虑房屋赠与、继承、买卖哪种方式更划算时,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来看房屋赠与。房屋赠与是指赠与人把自己的房屋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的一种行为。从税费方面来说,赠与人一般需要缴纳印花税,税率为房屋价值的万分之五。受赠人需要缴纳契税,税率通常为3% - 5%,具体比例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规定的幅度内按照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法》规定,契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签订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的当日,或者纳税人取得其他具有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性质凭证的当日。并且,在办理赠与手续时,通常还需要对房屋进行评估,产生评估费用。此外,若受赠人日后再转让该房屋,可能需要缴纳较高的个人所得税。 接着是房屋继承。房屋继承是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依照法定程序把被继承人遗留房屋所有权及其土地使用权转移归继承人所有的法律行为。在我国,目前对于法定继承人继承房屋不征收契税。依据《民法典》,法定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不过,办理继承手续时可能会涉及到公证费用,费用标准因地区而异。如果继承人要对房屋进行出售,同样可能面临个人所得税问题,但如果该房屋是继承人的唯一住房且持有时间超过五年,可免征个人所得税。 最后说说房屋买卖。房屋买卖就是通过市场交易的方式,将房屋所有权从卖方转移到买方。在买卖过程中,卖方可能需要缴纳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等。如果房屋持有满两年,免征增值税;如果持有满五年且是家庭唯一住房,免征个人所得税。买方则需要缴纳契税,根据房屋面积和是否为首套房等情况,契税税率在1% - 3%之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等相关法规对增值税的征收有明确规定。 哪种方式更划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如果是父母在世时想把房屋给子女,若子女后续不打算出售该房屋,赠与可能是一个选择;若子女后续有出售计划,买卖可能更合适。如果是在父母去世后进行房屋过户,继承则是自然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