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医疗纠纷的法律条文有哪些?
我去医院看病,和医院产生了纠纷,不知道该依据哪些法律条文来处理。想了解一下,在咱们国家处理医疗纠纷的话,具体有哪些法律条文可以参考呢?
展开


在我国,处理医疗纠纷涉及多部法律条文,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其中侵权责任编对医疗损害责任有专章规定。它明确了医疗机构在医疗过程中,若存在过错致使患者受到损害,就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例如,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没尽到与当时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从而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要承担赔偿责任。这是从民事侵权角度,保障患者在遭遇医疗损害时能获得相应赔偿。 其次是《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这是专门针对医疗纠纷制定的行政法规。它对医疗纠纷的预防、处理程序、调解与诉讼等方面都作出了详细规定。条例要求医疗机构建立健全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医务人员的管理和培训,以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在处理纠纷时,规定了医患双方可以通过自行协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诉讼等途径解决。 此外,《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也在一定范围内适用。它对医疗事故的定义、分级、鉴定以及赔偿等方面进行了规范。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医疗纠纷并不完全等同于医疗事故,只有符合条例规定情形的才构成医疗事故。 最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也与医疗纠纷相关。该法强调医疗卫生事业应当坚持公益性原则,保障公民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权益。同时,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执业行为作出了规范,若违反相关规定导致医疗纠纷,要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