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适用哪些法律法规?
我遇到了医疗纠纷,医院和我对于责任认定分歧很大。我不知道处理这类纠纷该依据哪些法律,也不清楚这些法律能保障我哪些权益,想了解下医疗纠纷具体适用什么法律法规。
展开


在处理医疗纠纷时,有一系列法律法规可供适用。首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典中的侵权责任编对医疗损害责任进行了明确规定。简单来说,如果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存在过错,导致患者受到损害,那么医疗机构就要承担赔偿责任。例如,医生在手术过程中因操作失误给患者造成了额外伤害,就属于这种情况。这体现了民法典对患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它为患者在遭遇医疗损害时提供了索赔的法律依据。 《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法规。它侧重于医疗纠纷的预防和处理程序。该条例规定了医疗机构要建立健全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从源头上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在纠纷发生后,它明确了处理的途径,比如医患双方可以通过协商、调解、诉讼等方式解决纠纷。同时,还规定了病历资料的封存和启封等程序,保障了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此外,《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也在一定程度上适用于医疗纠纷。它主要针对医疗事故的处理,明确了医疗事故的定义、分级标准以及处理程序。如果经鉴定属于医疗事故,那么医疗机构就要按照该条例的规定进行赔偿。它为医疗事故的认定和处理提供了详细的规则。 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这部法律规范了医师的执业行为。医师在执业过程中要遵守法律、法规,遵守技术操作规范。如果医师违反了这些规定,给患者造成损害,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它从规范医师行为的角度,间接保障了患者在医疗过程中的安全和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