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个人借贷有哪些法律法规?
我自己和朋友之间有一些借贷往来,有时候也会遇到一些纠纷。我想了解下,民间个人借贷到底受哪些法律法规约束呢?这些法规对借款金额、利息、还款方式等方面都有啥规定呀?
展开


民间个人借贷,也就是自然人之间、自然人与非金融机构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之间的借贷行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以下为你详细介绍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我国民事法律的基本准则,其中对民间借贷作出了诸多重要规定。根据《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七条,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这就明确了民间借贷属于借款合同的范畴,借贷双方形成的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同时,第六百七十九条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成立。这意味着在个人借贷中,借款合同的成立以实际提供借款为要件,而不仅仅是签订书面或口头协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也是规范民间借贷的重要司法解释。该规定对民间借贷的利率作了明确限制。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除外。这里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是指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自2019年8月20日起每月发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超过这个限制的利息部分,法律是不予保护的。此外,对于借贷合同的效力、借贷事实的认定等方面也有详细规定,为司法实践中审理民间借贷案件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指引。 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在民间借贷纠纷的解决程序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借贷双方发生纠纷,无法通过协商解决时,可以通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来解决。该法规定了起诉的条件、诉讼程序、证据规则等内容,保障了当事人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例如,根据规定,当事人需要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起诉状和相关证据,法院会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审理和判决。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