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债权凭证制度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我在处理一些债权债务问题时,听说了债权凭证制度。我不太清楚这个制度到底有没有法律依据,心里有点没底。我想了解一下,债权凭证制度是按照哪些法律规定来的呢?它在法律层面是怎么得到支持的?
展开 view-more
  • #债权凭证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债权凭证制度是指在执行程序中,被执行人无财产可供执行,或现有财产经强制执行后仍不足清偿债务的,由执行法院向申请执行人发放的、用以证明申请执行人对被执行人尚享有债权的权利证书。 从法律原理上来说,债权凭证制度有一定的合理性和法律支撑。首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裁定终结执行:(一)申请人撤销申请的;(二)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被撤销的;(三)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死亡,无遗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担人的;(四)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养费案件的权利人死亡的;(五)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因生活困难无力偿还借款,无收入来源,又丧失劳动能力的;(六)人民法院认为应当终结执行的其他情形。 在执行实践中,当出现类似上述情况,但又不完全符合终结执行的条件时,债权凭证制度就有了存在的空间。它既不同于终结执行,因为债权并未消灭,债权人日后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时,仍可依债权凭证再次申请执行;也不同于中止执行,中止执行通常是因特定的暂时原因暂停执行程序,而债权凭证更强调对债权的一种确认和后续执行的可能性保留。 此外,从公平和效率的角度来看,债权凭证制度也是对执行难问题的一种应对措施。在一些情况下,被执行人确实暂时没有能力履行债务,如果一直让执行案件处于未结状态,不仅占用司法资源,也无法给申请人一个明确的结果。债权凭证的发放,既可以让申请人获得一定的心理安慰和权利证明,也可以让法院合理分配执行力量,提高执行效率。 虽然目前我国法律并没有对债权凭证制度作出统一的明确规定,但一些地方的司法实践已经在探索和运用这一制度,并且得到了一定的认可。同时,它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以更好地适应司法实践的需要和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