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监视居住的法律条款是怎样的?
我被执行监视居住了,心里一直不踏实,想知道在什么情况下能解除监视居住,解除监视居住具体有哪些法律条款规定呢?我很想弄清楚这些,好让自己心里有底。
展开


监视居住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规定期限内不得离开住处或指定居所,并对其行动加以监视的强制方法。下面为您详细介绍解除监视居住的法律条款。 首先,从法律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在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监视居住。解除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其次,我们来详细分析可以解除监视居住的情形。一是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这意味着经过侦查、审查,发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情节显著轻微,依据法律规定不构成犯罪等情况。比如,有充分证据证明犯罪行为是他人所为,与被监视居住人无关,这种情况下就不应当再对其追究刑事责任,应当解除监视居住。 二是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监视居住有明确的时间限制,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一旦达到这个期限,就必须依法解除监视居住措施。即使案件还未侦查、审理完毕,也不能再以监视居住的方式限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 最后,关于解除监视居住的程序。当出现上述可以解除的情形时,相关司法机关应当及时作出解除监视居住的决定,并将该决定通知被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这里的有关单位通常包括被监视居住人所在的社区、工作单位等,以便这些单位了解情况。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