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造遗嘱会有什么法律后果?


在我国,伪造遗嘱是一种严重违反法律和道德的行为。首先,让我们来明确一下遗嘱的概念。遗嘱是自然人在生前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对自己的财产和相关事务进行预先处分,并在其死亡后发生法律效力的法律行为。它体现了遗嘱人对自己财产的自主分配意愿。 伪造遗嘱,指的是通过虚假手段制作并不存在的遗嘱或者对真实遗嘱进行篡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条规定,继承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丧失继承权:(一)故意杀害被继承人;(二)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三)遗弃被继承人,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四)伪造、篡改、隐匿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五)以欺诈、胁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碍被继承人设立、变更或者撤回遗嘱,情节严重。 也就是说,如果继承人伪造遗嘱且情节严重的,会丧失继承权。那么,什么情况算情节严重呢?根据相关法律解释,侵害了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利益,并造成其生活困难的,应认定为情节严重。例如,某位继承人伪造遗嘱,将原本应该留给家中无劳动能力且无生活来源的老人或小孩的遗产份额全部占为己有,导致这些人生活陷入困境,这种情况就属于情节严重,该继承人会丧失继承权。 如果发现有人伪造遗嘱,其他继承人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遗嘱的真实性进行鉴定。法院会根据相关证据和法律规定来判断遗嘱是否为伪造。一旦法院认定遗嘱是伪造的,伪造遗嘱的继承人可能会丧失继承权,遗产将按照法定继承的方式进行分配。法定继承是指在被继承人没有对其遗产的处理立有遗嘱的情况下,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遗产分配的原则的一种继承形式。 此外,伪造遗嘱不仅涉及民事责任,在某些情况下还可能涉及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如果伪造遗嘱的行为构成了诈骗等犯罪行为,行为人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所以,伪造遗嘱这种行为是不可取的,它不仅违背了法律,也破坏了家庭的和谐与亲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