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亲结婚会产生什么法律后果?


近亲结婚是指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的婚姻。要了解近亲结婚的法律后果,首先得清楚什么是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直系血亲,简单来说,就是有直接血缘关系的亲属,比如父母与子女、祖父母与孙子女等,他们之间是生育与被生育的关系。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是指在血缘上和自己同出于三代以内的亲属,计算时是从自己开始往上数三代,包括伯、叔、姑、舅、姨、兄弟姐妹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一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一)重婚;(二)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三)未到法定婚龄。这里的“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就包含了近亲结婚的情况。所以,近亲结婚在法律上会被认定为无效婚姻。无效婚姻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也就是说,从一开始这段婚姻就不被法律所承认,双方不具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 在财产方面,《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四条规定,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婚姻,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由当事人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判决。对重婚导致的无效婚姻的财产处理,不得侵害合法婚姻当事人的财产权益。因为近亲结婚属于无效婚姻,双方在同居期间的财产,如果能协商好怎么分就按照协商结果来;要是协商不成,法院会按照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进行判决。 在子女抚养问题上,虽然婚姻无效,但所生子女与父母的关系,适用本法关于父母子女的规定。也就是说,父母对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子女和婚生子女享有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 近亲结婚不仅可能给家庭和个人带来诸多法律上的困扰,从遗传学角度看,近亲结婚还可能增加某些隐性遗传疾病的发生几率,对后代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为了自身和后代的幸福,应当严格遵守法律规定,避免近亲结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