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检验不合格的农产品有什么法律后果?
我是个农产品销售商,前段时间不小心销售了一批检验不合格的农产品。我很担心会面临什么后果,想了解一下在法律上,销售检验不合格的农产品会有怎样的处罚和责任呢?
展开


销售检验不合格的农产品在法律上会引发一系列后果。我们先从法律概念来理解,检验合格的农产品是指符合国家相关质量安全标准的农产品,而销售检验不合格的农产品就是将不符合这些标准的农产品投放市场进行售卖。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对这类行为作出了明确规定。如果销售的农产品含有国家禁止使用的农药、兽药或者其他化学物质,或者农药、兽药等化学物质残留或者含有的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那么销售者会面临相应的处罚。一般来说,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责令停止销售,追回已经销售的农产品,对违法销售的农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或者予以监督销毁;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如果销售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销售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销售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 此外,如果销售检验不合格的农产品造成了他人人身、财产或者其他损害的,销售者还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若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意味着,销售者不仅可能面临经济上的损失,还可能面临刑事处罚。所以,作为农产品销售者,一定要严格把控农产品质量,确保所销售的农产品符合相关标准,避免因销售不合格农产品而承担法律后果。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