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规定债务重组有哪些方式呢?


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简单来说,就是欠债的人还不上钱了,债权人和欠债人商量或者通过法院判决,让欠债人能更容易还钱。下面为你介绍法律规定的几种常见债务重组方式。 第一种是资产清偿债务,即债务人转让其资产给债权人以清偿债务。债务人通常用于偿债的资产主要有:现金、存货、金融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比如,张三欠李四 100 万,张三把自己价值 80 万的房产转让给李四,用来偿还部分债务。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 12 号——债务重组》,这种以资产清偿债务的方式是合法有效的债务重组方式。 第二种是债务转为资本,是指债务人将债务转为资本,同时债权人将债权转为股权的债务重组方式。但债务人根据转换协议,将应付可转换公司债券转为资本的,则属于正常情况下的债务转资本,不能作为债务重组处理。例如,A 公司欠 B 公司 500 万,经双方协商,B 公司同意 A 公司将这笔债务转为 A 公司的股份,B 公司成为 A 公司的股东之一。相关法律同样对这种方式给予了明确的规范和认可。 第三种是修改其他债务条件,是指修改不包括上述第一、第二种情形在内的债务条件进行债务重组的方式,如减少债务本金、降低利率、免去应付未付的利息等。例如,王五欠赵六 20 万,约定利息 5 万,经协商,赵六同意免去 5 万利息,并且将本金减至 18 万,王五只需偿还 18 万即可。这也是在法律允许范围内的债务重组方式。 此外,还有以上三种方式的组合,即采用以上三种方式共同清偿债务的债务重组形式。例如,债务人以一部分现金清偿债务,一部分资产清偿债务,剩余债务转为资本等。这同样是符合法律规定的债务重组途径。通过这些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债务人的偿债压力,同时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实现双方利益的平衡和最大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