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提供伪证会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我在一场民事纠纷的法庭审理中,对方证人提供了明显与事实不符的伪证,这严重影响了案件走向。我想知道在我国法律体系下,提供伪证的人要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呢?是民事责任、行政责任还是刑事责任?
展开 view-more
  • #提供伪证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法律诉讼中,证据是查明案件事实、正确适用法律的基础,提供真实有效的证据是保障司法公正的重要环节。而提供伪证的行为,严重干扰了司法秩序,违背了法律的公平正义原则,必然会引发相应的法律后果。 从民事责任方面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也就是说,如果在民事诉讼中有人提供伪证,法院可以对其进行罚款,罚款金额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也可以实施拘留,拘留的期限一般不超过十五日。此外,若因为伪证行为给他人造成了经济损失,提供伪证的人还需要承担赔偿责任。比如,由于伪证导致一方当事人错误地承担了赔偿义务,那么该当事人可以通过另行起诉的方式,要求提供伪证者赔偿其经济损失。 在行政责任领域,如果是在行政诉讼或者行政执法过程中提供伪证,相关部门会根据具体的行政法规对其进行处罚。例如,在治安管理处罚相关规定中,如果行为人提供伪证影响行政执法机关依法办案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这是因为行政活动需要准确的事实依据来保障依法行政,提供伪证会干扰行政机关的正常执法活动,所以要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 最为严重的是刑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五条规定,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这里强调的是在刑事诉讼中,因为刑事诉讼涉及到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定罪量刑,伪证的出现可能会导致冤假错案的发生,严重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和司法的权威性。另外,《刑法》第三百零七条还规定了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如果有人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员犯该罪的,从重处罚。 综上所述,提供伪证无论是在民事、行政还是刑事领域,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些法律规定旨在维护司法秩序和公正,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任何人都不能以身试法,否则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