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逐出境的法律性质是什么?
我想了解下驱逐出境的性质到底是怎样的。在新闻里看到外国人在中国违法后被驱逐出境,不太明白这到底是一种行政处罚,还是刑事处罚,又或者有其他性质呢?想搞清楚这个问题。
展开


驱逐出境是指强迫犯罪的外国人离开中国国(边)境的刑罚方法。它主要针对不具有中国国籍,但在中国领域内犯罪的外国公民和无国籍人。下面为你详细解释其法律性质。 从性质上来说,驱逐出境具有行政和刑事两种不同属性。在行政处罚层面,它是对违反我国行政法律规范的外国人适用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第八十一条规定,外国人从事与停留居留事由不相符的活动,或者有其他违反中国法律、法规规定,不适宜在中国境内继续停留居留情形的,可以处限期出境。外国人违反本法规定,情节严重,尚不构成犯罪的,公安部可以处驱逐出境。被驱逐出境的外国人,自被驱逐出境之日起十年内不准入境。这表明驱逐出境作为行政处罚,是行政机关对违法但尚未构成犯罪的外国人采取的一种强制手段,目的在于维护我国的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在刑事处罚方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对于犯罪的外国人,可以独立适用或者附加适用驱逐出境。这意味着当外国人在我国境内实施了犯罪行为,法院可以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等因素,决定是否对其适用驱逐出境。作为刑罚的驱逐出境,是一种特殊的附加刑,是对犯罪外国人的一种刑事制裁,体现了我国司法主权,通过将犯罪的外国人驱逐出我国国境,防止其在我国继续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 总体而言,驱逐出境在不同的法律场景下具有不同的性质,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法律依据和案件情况来准确判断其适用的属性。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