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中不得处分他人财产有哪些法律规定?
我和配偶准备协议离婚,在起草离婚协议时,涉及到一些财产分配。但其中有些财产可能涉及他人,我不太清楚在离婚协议里能不能对这些财产进行处分,想了解一下法律对此有什么规定,避免协议出现问题。
展开


在离婚协议中,对于财产的处分是一个关键问题,其中有一项重要的原则就是不得处分他人财产。下面为您详细解释相关的法律规定和原理。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他人财产。他人财产指的是所有权不属于夫妻双方任何一方的财产。比如,夫妻和父母共同出资购买的房产,登记在父母名下,那么这部分房产就属于他人(父母)的财产,夫妻双方在离婚协议中是不能对其进行处分的。 从法律原理上讲,财产所有权是一种排他性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所有权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这意味着只有财产的所有权人才能决定如何处置该财产,其他人没有权利进行处分。 当夫妻双方签订离婚协议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合同效力的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离婚协议是夫妻双方之间关于离婚、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事项的约定,其效力仅限于夫妻双方。如果在协议中处分了他人财产,这就超出了夫妻双方的权利范围,会导致这部分关于他人财产处分的条款无效。 假设夫妻双方在离婚协议中约定将登记在他人名下的车辆归一方所有,由于车辆的所有权不属于夫妻双方,这种约定是没有法律效力的。车辆的真正所有权人可以依法主张该约定无效,要求按照实际的所有权情况处理车辆。 如果因为离婚协议中处分他人财产而引发纠纷,受损方(通常是财产的真正所有权人)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他们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涉及处分其财产的条款无效,并要求恢复财产的原状。 综上所述,在签订离婚协议时,夫妻双方一定要明确区分哪些是夫妻共同财产,哪些是他人财产,避免在协议中处分他人财产,以免引发不必要的法律纠纷和损失。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