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离婚有哪些法律规定?
我爱人患有精神病,我们的生活因此产生了很多问题,我想了解在法律上对于和精神病患者离婚有哪些具体规定,比如能不能离、需要什么条件和手续等,希望能得到专业解答。
展开


在我国,关于和精神病患者离婚的法律规定,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相关法律。 首先,精神病患者离婚的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协议离婚,另一种是诉讼离婚。不过,协议离婚有一定限制。因为精神病患者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根据《婚姻登记条例》第十二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办理离婚登记,婚姻登记机关不予受理。所以和精神病患者一般不能通过协议离婚的方式解除婚姻关系。 那么就主要通过诉讼离婚来解决。在诉讼离婚中,法院判决离婚的标准是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对于一方患有精神病的情况,如果满足相关条件,法院可以认定夫妻感情破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如何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若干具体意见》中指出,婚前隐瞒了精神病,婚后经治不愈,或者婚前知道对方患有精神病而与其结婚,或一方在夫妻共同生活期间患精神病,久治不愈的,视为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一方坚决要求离婚,经调解无效,可依法判决准予离婚。 在诉讼过程中,需要为精神病患者指定法定代理人。因为精神病患者不能以自己的行为参与诉讼,需要由其监护人作为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法定代理人的顺序一般按照《民法典》关于监护的规定来确定,通常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等。如果配偶是原告,那么要先通过特别程序变更精神病患者的监护人,由变更后的监护人代理精神病患者参与离婚诉讼。 此外,在财产分割等方面,法院也会根据具体情况,适当照顾精神病患者的权益,保障其今后的生活。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