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环境禁止令有哪些法律规定?
我在一家环保企业工作,最近遇到一个项目,涉及到污染环境禁止令。我不太清楚这方面具体的法律规定是怎样的,比如在什么情况下会下达禁止令,禁止令有什么效力等,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答。
展开


污染环境禁止令是一种在环境保护领域,为了及时制止正在发生或可能发生的污染环境行为而采取的一种法律措施。简单来说,就是当出现污染环境的情况或者有污染环境的潜在风险时,法院可以根据相关主体的申请,下达禁止令,要求相关方停止特定的污染行为。 从法律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三条规定,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难以执行或者造成当事人其他损害的案件,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定对其财产进行保全、责令其作出一定行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为;当事人没有提出申请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时也可以裁定采取保全措施。在污染环境的案件中,这里的“禁止其作出一定行为”就可能表现为污染环境禁止令。 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因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造成损害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有关规定承担侵权责任。在实践中,如果侵权行为正在持续且可能造成严重的环境损害,法院可以依据上述法律规定,下达污染环境禁止令,及时制止侵权行为,避免环境损害的进一步扩大。 污染环境禁止令的下达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通常来说,申请人需要证明存在污染环境的现实危险或者正在发生的污染行为,并且如果不及时制止,将会对环境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害。而且,法院在下达禁止令时,也会综合考虑各方的利益平衡,确保禁止令的下达是合理且必要的。 当污染环境禁止令下达后,相关方必须严格遵守。如果违反禁止令,将会面临法律的制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