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廉租房需要哪些手续,具体法律规定是什么?
办理廉租房需要经过一定的手续流程,并且有相应的法律规定作为依据。
首先来说说申请廉租房需要满足的条件,不同地区可能存在差异,但一般来说,申请人要拥有当地城市常住居民身份一定年限,比如有的地方要求至少五个完整年度;要被当地民政部门认定为低收入或者最低收入家庭;家庭人均住房面积通常不超过一定标准,例如不超过15平方米,且家庭住房总面积低于一定数值,像低于50平方米;申请家庭成员之间要有法定的赡养、扶助或抚养关系,且共同生活;申请人及其家庭成员需经当地房管部门证实其他处无住房 。
关于办理手续的流程:
第一步是提出正式申请,由廉租房的申请人(户主)携带相关文件至所属户籍地的街道办事处提出申请。相关文件一般包括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家庭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如果是低保家庭需提供《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原件及复印件等,不同地区要求的文件会有不同。
第二步,街道办事处负责受理和审批申请,并指导申请人填写《城市居民廉租住房家庭状况审核表》,由相关单位进行盖章认证。
第三步,街道办事处在收到申请后的五天内完成对申请家庭进行实地走访和评估,进行综合评审。
第四步,会进行公示,检查申请人户口所在地、实际居住地以及现就职单位的情况,公示期一般为十日,包括清查其亲属关系,调查收入等,之 后街道乡镇地区将提请初步审查意见以及配售方案,这一过程耗时两个工作日。
第五步,区县级行政机构需要复审所有申请材料,并制定最终的配售方案,同时再次向社会公示,为期五天。
第六步,市级住房保障部门将在两个工作日内进行正式备案。
最后一步,如果所有条件都满足,即可进行摇号分配租赁廉租房;若未中选,申请人可以选择等待下一批廉租房分配或取消此次申请的资格。
法律依据方面,《廉租住房保障办法》规定,建设主管部门应当综合考虑登记的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收入水平、住房困难程度和申请顺序以及个人申请的保障方式等,确定相应的保障方式及轮候顺序,并向社会公开。对已经登记为廉租住房保障对象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凡申请租赁住房货币补贴的,要优先安排发放补贴,基本做到应保尽保。实物配租应当优先面向已经登记为廉租住房保障对象的孤、老、病、残等特殊困难家庭,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以及其他急需救助的家庭。
相关概念:
廉租住房保障对象:指符合当地廉租住房申请条件,经过相关部门审核、公示等流程后,被确定可以享受廉租住房保障政策的家庭或个人。
轮候顺序:是根据申请家庭的收入水平、住房困难程度和申请时间先后等因素确定的,用于安排实物配租或货币补贴发放的先后顺序。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