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转的主要流程是怎样的?


土地流转指的是土地使用权的流转,也就是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把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土地流转的主要流程。 首先是提出申请。一方面是土地流出方向村民小组或村民委员会提出申请并填写流转申请书,内容包括姓名、村名、面积、地名、地类、价格、期限、联系电话等,由村流转信息员向乡(镇)土地流转服务站报送;另一方面是土地流入方向乡(镇)土地流转服务站提出申请并填写土地流转申请表,内容涵盖姓名、单位、需求面积、地类要求、意向流转期限、拟从事经营项目、联系电话等。 然后进行审核、登记。乡(镇)土地流转服务站对流入方的经营能力和项目进行审核,比如评估其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技术和管理能力来开展经营活动等;同时对流出方土地情况进行审核,包括土地的权属是否清晰、是否存在纠纷等。审核通过后,分别进行登记。 接着是流转价格评估。由乡(镇)土地流转服务站组织有关人员或委托具有评估资质的单位,依据土地质量、产出水平、区位条件等因素,对土地流转价格进行评估,为双方协商流转价格提供参考。 之后是信息发布。乡(镇)土地流转服务站根据流转价格评估结果及双方提供的信息,在交易服务场所、网络等渠道发布土地流转信息,吸引更多的潜在流入方或流出方。 再就是自愿协商。土地流转双方依据发布的流转信息,就流转方式、价格、期限等进行自愿协商,达成初步流转意向。 随后签订合同。双方协商一致后,在乡(镇)土地流转服务站的指导下,签订统一文本格式的土地流转合同。合同中要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比如流入方要按照约定用途使用土地,流出方要保证土地的合法权益等。 最后是鉴证、归档。乡(镇)土地流转服务站对流转合同进行鉴证,审查合同的真实性、合法性。鉴证后,将相关资料进行归档,同时将土地流转情况报县(市、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相关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该法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应当遵循平等协商、自愿、有偿,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或者阻碍承包方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等原则,为土地流转的各个环节提供了法律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