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维持生活日常次序是依靠刑法还是民法?

我有点搞不清楚刑法和民法的界限。平常生活里,维持大家正常生活秩序,比如邻里之间的小摩擦、买卖东西的纠纷,还有严重的犯罪行为等,这些到底是靠刑法来管,还是民法来管呢?我想知道它们在维持生活日常次序上是怎么分工的。
展开 view-more
  • #法律分工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维持生活日常次序方面,刑法和民法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它们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和调整方式。 民法主要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简单来说,就是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与他人进行交易、签订合同、发生侵权等行为时,民法会发挥作用。比如,你去商店买东西,和商家之间就形成了一个买卖合同关系,这时候如果商家卖的商品有质量问题,不符合合同约定,你就可以依据民法要求商家承担相应的责任,像退换货、赔偿损失等。民法就像是一位温和的调解者,它的目的是平衡当事人之间的利益,保障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维护。 我国《民法典》涵盖了各种民事法律关系,是民法的重要体现。《民法典》第一编总则部分规定了民事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民事法律行为等基本内容;物权编规定了人们对物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合同编规范了各种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和解除等行为;人格权编则保护了我们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等人格权利;婚姻家庭编调整了婚姻、家庭关系;继承编规定了财产继承的相关规则;侵权责任编明确了侵权行为的认定和责任承担方式。 刑法则主要是针对那些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侵犯他人人身和财产权利的犯罪行为。它就像是一位严厉的守护者,通过对犯罪行为进行制裁,来维护社会的基本秩序和稳定。例如,故意杀人、抢劫、盗窃等行为,这些都属于犯罪行为,会受到刑法的制裁。刑法规定了不同犯罪行为的构成要件和相应的刑罚,目的是惩罚犯罪、预防犯罪,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的正常运转。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详细规定了各种犯罪的定义和处罚标准。比如,根据刑法分则的规定,对于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会处以相应的刑罚。通过对这些犯罪行为的惩处,来威慑潜在的犯罪者,保障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总的来说,民法侧重于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关系,保障个体的合法权益;刑法侧重于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的公共秩序和安全。它们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共同维持着我们生活的日常次序。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