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事项是必须由法律规定的?


在我国,有些事项是必须由法律来规定的,这体现了法律的权威性和对重要社会关系的规范作用。下面为你详细介绍相关内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规定,有几类重要事项只能制定法律。首先是国家主权方面的事项。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自己内外事务、管理自己国家的最高权力,像领土划分、外交政策制定等,这些都涉及国家的根本利益和独立地位,所以必须由法律来明确规定,以保障国家主权的完整和不受侵犯。 其次,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产生、组织和职权也必须由法律规定。这些国家机关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它们的设立、运作和权力范围直接关系到国家治理的合法性和有效性。通过法律规定它们的产生方式、组织结构和职权,可以确保这些机关依法履行职责,保障国家政治体制的稳定和有序运行。 还有,犯罪和刑罚也属于必须由法律规定的事项。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刑罚是对犯罪行为的制裁。为了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防止司法权力的滥用,必须由法律明确规定哪些行为构成犯罪以及相应的刑罚种类和幅度。这就是所谓的“罪刑法定”原则,它是现代法治的重要基石。 另外,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也只能由法律规定。公民的政治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和社会事务的基础,限制人身自由更是涉及公民的基本人权。因此,必须由法律严格规范,以确保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非法侵犯。 税收基本制度同样需要由法律规定。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涉及到国家利益和广大纳税人的切身利益。通过法律确定税收基本制度,可以保证税收的公平、公正和合法性,防止随意征税和滥用税收权力。 除此之外,对非国有财产的征收、征用,民事基本制度,基本经济制度以及财政、海关、金融和外贸的基本制度等,也都必须由法律规定。这些事项涉及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关系到国家的经济秩序和公民、法人的财产权益,所以需要通过法律进行统一规范和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