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销遗嘱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遗嘱是遗嘱人生前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对其遗产或其他事务所作的个人处分,并于遗嘱人死亡时发生效力的法律行为。而撤销遗嘱,就是遗嘱人取消原来所立遗嘱的行为。 在我国,遗嘱人可以撤销、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二条规定,遗嘱人可以撤回、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立遗嘱后,遗嘱人实施与遗嘱内容相反的民事法律行为的,视为对遗嘱相关内容的撤回。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 首先,撤销遗嘱需要遗嘱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这意味着遗嘱人能够清晰地认识自己的行为和后果,能够独立进行民事活动。如果遗嘱人在撤销遗嘱时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比如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等,那么撤销行为可能会被认定无效。 其次,撤销遗嘱的方式要符合法律规定。常见的方式有以下几种:一是立新遗嘱撤销原遗嘱。就像《民法典》规定的那样,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所以可以通过新立一份遗嘱来表明撤销之前的遗嘱。二是实施与遗嘱内容相反的民事法律行为。比如遗嘱中把某套房产留给了甲,但之后遗嘱人将该房产卖给了乙,这种行为就视为对遗嘱中关于该房产处分内容的撤回。 再者,要注意保存好撤销遗嘱的相关证据。如果是通过书面遗嘱撤销,要确保遗嘱的形式符合法律要求,比如自书遗嘱要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等。如果是口头撤销,最好有两个以上无利害关系的见证人在场见证,并记录下相关情况。 最后,如果遗嘱经过了公证,那么撤销遗嘱也需要通过公证的方式。因为公证遗嘱具有较高的证明力,非经公证程序撤销,原公证遗嘱仍然有效。所以,若之前的遗嘱是公证遗嘱,就需要再到公证处办理撤销公证遗嘱的手续。总之,撤销遗嘱是一件严肃的法律行为,一定要谨慎处理,确保符合法律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