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和权益是什么意思?


在法律和经济领域中,资产和权益是两个重要的概念,下面为你详细解释。 资产,从通俗意义上来说,就是一个人、一家公司或者其他经济主体所拥有的,能够为其带来经济利益的东西。它可以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比如房子、车子、机器设备等,这些被称为固定资产;也可以是一些无形的东西,像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等,属于无形资产。另外,像现金、银行存款,以及别人欠你的钱(应收账款)等,同样也属于资产的范畴。从法律角度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虽然没有直接对资产进行定义,但在物权编等相关内容中,对各种财产权利的规定,其实是在保护资产所有者的合法权益。例如,对房屋所有权的规定,保障了房屋所有者对房屋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这房屋就是所有者的一项重要资产。 权益,指的是权利和利益。它是某个主体依法享有的一种资格或者好处。权益可以分为很多种,在经济活动中,最常见的就是所有者权益和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是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简单来说,就是企业的所有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比如,你投资开了一家公司,公司的资产减去欠别人的债务后剩下的部分,就是你作为所有者所拥有的权益。债权人权益则是债权人对企业资产的要求权,也就是企业欠债权人的钱。比如,企业向银行贷款,银行就对企业的资产有要求偿还贷款的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编中对债权债务关系的规定,就是在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资产和权益是相互关联的。资产表明了经济主体拥有什么资源,而权益则表明了这些资源的来源和归属。从会计恒等式“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可以看出,资产的来源要么是债权人提供的(形成债权人权益),要么是所有者投入的(形成所有者权益)。所以,理解资产和权益的概念,对于我们在经济活动中准确把握自身的财务状况、进行合理的决策非常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