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份共同共有并存是什么意思?


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是两种不同的共有形式,在我国法律体系中有着明确的定义和规定。通常情况下,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不会并存于同一物上,因为它们代表了不同的共有关系。下面我们分别来解释一下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 按份共有,简单来说,就是两个或以上的人对同一项财产按照预先确定的份额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比如,甲、乙、丙三人共同出资购买了一套房子,甲出资40%,乙出资30%,丙出资30%,那么他们三人就按照这个出资比例对这套房子享有相应的权利,像使用、收益等,同时也按照这个比例承担相应的义务,比如维修费用的分摊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零八条规定,共有人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没有约定为按份共有或者共同共有,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除共有人具有家庭关系等外,视为按份共有。 共同共有则是指两个或以上的人基于某种共同关系,对同一项财产不分份额地共同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常见的共同共有关系有夫妻关系、家庭关系等。例如,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购买的房产,若无特别约定,一般属于夫妻共同共有。夫妻双方对这套房产共同享有权利、承担义务,而不区分各自的份额。《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零一条规定,处分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以及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作重大修缮、变更性质或者用途的,应当经占份额三分之二以上的按份共有人或者全体共同共有人同意,但是共有人之间另有约定的除外。 在实际法律应用中,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是相互独立的共有形态,一项财产要么是按份共有,要么是共同共有,不会出现按份共同共有并存的情况。这是因为它们基于不同的基础法律关系和权利义务分配规则。如果在共有关系中存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据相关法律规定,通过协商、调解或者诉讼等方式来解决。总之,准确理解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这两种形式,对于处理共有财产相关问题至关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