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仲裁的含义是什么?
我最近遇到了一些经济方面的纠纷,听人说可以通过经济仲裁来解决。但我不太清楚经济仲裁到底是什么意思,它和一般的解决方式有啥不同,想了解下经济仲裁具体的含义。
展开


经济仲裁是一种在经济领域常用的纠纷解决方式。简单来说,当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在经济活动中发生了合同纠纷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时,双方根据事先或者事后达成的仲裁协议,将争议提交给特定的仲裁机构,由仲裁机构对纠纷进行裁决。 从本质上讲,经济仲裁是一种民间性质的裁判制度。它区别于司法诉讼,具有自愿性、专业性、灵活性、保密性等特点。自愿性体现在是否选择仲裁,完全取决于当事人的意愿,只有双方都同意将纠纷提交仲裁,仲裁程序才能启动。专业性则是因为仲裁机构通常会聘请各领域的专家担任仲裁员,这些仲裁员能够凭借专业知识对纠纷进行准确的判断和裁决。 在法律依据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对经济仲裁进行了全面的规范。该法规定了仲裁的适用范围、仲裁协议的效力、仲裁程序等重要内容。比如,根据《仲裁法》第二条规定,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但同时第三条也明确,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以及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不能仲裁。 经济仲裁的程序一般包括申请和受理、仲裁庭的组成、开庭和裁决等阶段。当事人向仲裁机构提出仲裁申请后,仲裁机构会对申请进行审查,如果符合条件就会受理。之后会组成仲裁庭,仲裁庭会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裁决具有终局性,一旦作出,当事人就必须履行裁决结果,如果一方不履行,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总之,经济仲裁为经济活动中的纠纷解决提供了一种高效、专业的途径。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