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秘密被侵犯应该先采取什么措施,侵犯商业秘密有哪些法律责任?


当商业秘密被侵犯时,首先要采取合理的措施来保护自身权益。以下为您详细介绍先应采取的措施以及侵犯商业秘密需承担的法律责任。 先采取的措施方面,第一要做的是固定证据。商业秘密的存在以及被侵犯的事实都需要有证据支撑。比如,要保存好涉及商业秘密的相关文件、资料、电子数据等,它们可以证明商业秘密的具体内容和范围。这些证据对于后续的维权至关重要。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所以,固定证据是维权的基础。 接着,要及时采取保密措施,防止商业秘密进一步扩散。例如,加强公司内部的保密管理,限制知情人的范围,更换相关的保密系统和密码等。这样可以避免损失的进一步扩大。 然后,与侵权方进行沟通协商也是很重要的一步。可以向侵权方发送书面通知,要求其停止侵权行为,并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通过和平协商的方式解决问题,有时可以快速、有效地挽回损失。 如果协商不成,就需要考虑寻求法律救济。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请求行政机关对侵权行为进行查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有权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可以根据情节处以罚款。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侵权方承担停止侵害、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关于侵犯商业秘密的法律责任,主要有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民事责任方面,根据《民法典》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侵权人应当承担停止侵害、赔偿损失等责任。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计算的,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商业秘密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 行政责任方面,《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经营者侵犯商业秘密的,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十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刑事责任方面,根据《刑法》规定,侵犯商业秘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总之,商业秘密被侵犯后,要及时、合理地采取措施维护自身权益,让侵权人承担应有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