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医疗差错事故应采取哪些措施?
我去医院看病,医生可能出现了医疗差错事故。我现在很慌,不知道该怎么办,也不清楚医院和我这边分别要采取什么措施来处理这件事,想了解下具体都有哪些应对措施。
展开


当发生医疗差错事故时,需要从多个方面采取相应措施,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医疗机构方面。当发生或者发现医疗差错事故,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防止损害扩大。这是医疗机构的首要责任。例如,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进行必要的抢救等。同时,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发生下列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医疗机构应当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导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并且,医疗机构应妥善保管相关的各种资料,严禁涂改、伪造、隐匿、销毁或者抢夺病历资料。 其次,患者及其家属方面。在发现可能存在医疗差错事故后,要保持冷静,及时与医疗机构沟通,了解事情的进展和处理情况。可以要求复印或者复制其门诊病历、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以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病历资料。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条,患者有权复印或者复制这些资料,医疗机构不得拒绝。如果对医疗事故的确认和处理存在争议,可以与医疗机构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