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伤残九级赔偿标准是多少?

我在一次医疗事故中被鉴定为九级伤残,现在想了解一下相关的赔偿情况。不知道赔偿的项目有哪些,每个项目的标准是怎样计算的,具体能拿到多少赔偿。希望懂法律的朋友能给我详细讲讲。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医疗伤残九级赔偿涉及多个方面,下面为您详细介绍赔偿项目及相关标准,并说明计算依据。


首先,医疗伤残九级赔偿主要包括以下项目: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等。


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赔偿义务人对治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异议的,应当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规定,医疗费的赔偿数额,按照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实际发生的数额确定。器官功能恢复训练所必要的康复费、适当的整容费以及其他后续治疗费,赔偿权利人可以待实际发生后另行起诉。但根据医疗证明或者鉴定结论确定必然发生的费用,可以与已经发生的医疗费一并予以赔偿。


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这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中有明确规定。


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护理人员有收入的,参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护理人员没有收入或者雇佣护工的,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计算。护理人员原则上为一人,但医疗机构或者鉴定机构有明确意见的,可以参照确定护理人员人数。护理期限应计算至受害人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时止。受害人因残疾不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的,可以根据其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护理期限,但最长不超过二十年。具体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


交通费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交通费应当以正式票据为凭;有关凭据应当与就医地点、时间、人数、次数相符合。相关规定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


住院伙食补助费可以参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予以确定。受害人确有必要到外地治疗,因客观原因不能住院,受害人本人及其陪护人员实际发生的住宿费和伙食费,其合理部分应予赔偿。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条。


营养费根据受害人伤残情况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确定。这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有规定。


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九级伤残的赔偿系数为20%。《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明确了此项内容。


残疾辅助器具费按照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标准计算。伤情有特殊需要的,可以参照辅助器具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相应的合理费用标准。辅助器具的更换周期和赔偿期限参照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三条。


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十八周岁;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被扶养人是指受害人依法应当承担扶养义务的未成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成年近亲属。被扶养人还有其他扶养人的,赔偿义务人只赔偿受害人依法应当负担的部分。被扶养人有数人的,年赔偿总额累计不超过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额或者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额。《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对此作出了规定。


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等,赔偿权利人可以待实际发生后另行起诉。但根据医疗证明或者鉴定结论确定必然发生的费用,可以与已经发生的医疗费一并予以赔偿。


总之,医疗伤残九级赔偿的具体数额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详细计算,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最新问题

发现媳妇出轨了该怎么做?

我和媳妇结婚多年,最近发现她出轨了,心里特别难受和迷茫。不知道这种情况在法律上是怎么看的,我能不能采取什么措施维护自己权益,比如能不能让她受到惩罚或者在财产分割上有优势,希望能了解清楚相关法律方面的内容。

网贷拖欠7000元且超过3天,银行究竟会不会起诉呢?

我网贷欠了7000元,已经逾期3天了,心里很忐忑。我想知道银行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会不会真的起诉,起诉的可能性大小受哪些因素影响,以及如果不想被起诉该怎么做。

房产证过户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

我最近想办理房产证过户,但是不太清楚具体要满足哪些条件。我担心自己准备不充分,导致过户过程出现问题。所以想了解清楚,让过户能顺利进行。

保安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被业主打伤该如何处理?

我是一名保安,在正常履行职责时被业主打伤了,现在很迷茫,不知道该怎么维护自己的权益。具体该走哪些程序,能获得哪些赔偿,不同情况又该分别怎么应对呢?

三级工伤的养老保险该怎么交?

我之前工作时受了伤,被认定为三级工伤。现在我想知道养老保险这方面要怎么处理。是和受伤之前一样的缴纳方式吗?是单位交还是我自己交?具体比例是多少?有没有什么特殊规定?希望能详细了解一下三级工伤后养老保险的缴纳问题。

哺乳假会影响全勤奖吗

我刚生了宝宝,还在哺乳期,公司有全勤奖。我每天要花时间给宝宝喂奶,担心会影响拿全勤奖。想知道从法律角度来说,哺乳假到底会不会影响全勤奖呢,希望能得到准确解答。

著作权法中有哪些合理使用情形?

我是一个写文章的创作者,有时候会引用一些别人作品里的内容。我想知道在著作权法里,哪些情况属于合理使用,这样我在创作过程中引用他人作品时,能清楚自己是否会涉及侵权问题,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共同海损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我在做海运生意,最近遇到个事儿,船在航行中遇到危险,为了避免全船损失,采取了一些措施,产生了额外费用。我不太确定这算不算是共同海损,想了解下共同海损的构成要件到底有哪些,这样我也能判断自己这情况符不符合。

机关养老和企业养老有什么区别?

我现在在纠结是去机关单位工作还是企业工作,听说养老待遇有差别。想了解下机关养老和企业养老到底有啥区别,是在缴费方式、养老金计算,还是其他方面不同呢?这对我未来养老生活很重要,希望有人能详细解答。

商铺过户给子女的税费怎么计算?

我有一间商铺,想过户给子女,但是不太清楚其中涉及的税费该怎么算。不知道是按照什么标准来计算,是和普通住宅过户一样吗?都包含哪些税种呢?希望能了解清楚这方面的计算方法。

交了定金联系不到对方该怎么办?

我前段时间和别人交易,交了定金后对方就失联了,现在完全联系不上。我很担心我的定金打水漂,也不知道后续该怎么处理这件事。想问问遇到这种交了定金却联系不到对方的情况,在法律上我可以采取什么办法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呢?

退休了公积金账户还能保留吗?

我刚退休,不知道公积金账户是否还能保留。我之前一直正常缴纳公积金,现在也不清楚相关规定。想了解一下退休之后公积金账户到底能不能保留,是必须注销还是可以继续留存呢?

开庭当天提出管辖权异议是否可行?

我有个官司马上要开庭了,突然发现受理的法院可能没有管辖权。我想在开庭当天提出管辖权异议,不知道这样做合不合法,法院会不会接受我的申请,会不会影响案件的正常审理,所以来问问。

第三代社保卡是什么样子的?

我最近要去办理第三代社保卡,但是不太清楚它长啥样。想了解下它的外观设计、颜色、上面有哪些信息之类的,心里好有个底,免得办理的时候啥都不知道,有谁能给我说说吗?

离职后社保该怎么处理?

我刚从公司离职,不清楚之后社保该怎么处理。继续缴纳怕流程复杂,不缴纳又怕影响权益。我想知道离职后社保有哪些处理方式,具体该怎么做,会不会影响我的医保、养老等权益。

父母去世后户口本还能不能用?

父母前段时间去世了,现在家里就剩下那本有他们信息的户口本。我不太清楚这之后还能不能接着用这个户口本,是需要去做什么变更吗,还是直接就不能用了?有点拿不准,想了解下相关规定。

人在乡村道上跑步被车撞,责任该如何判定?

我在乡村道路上跑步的时候被车撞了,现在和车主对于责任认定有分歧。我觉得自己正常跑步没过错,可车主说乡村道路情况复杂,双方都有责任。我想知道在法律上,这种情况到底谁该负责,责任是怎么划分的呢?

教唆他人卖淫算什么法律?

我有个朋友之前教唆别人去卖淫,我劝过他但他不听。我想了解一下,教唆他人卖淫在法律上是怎么认定的,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这背后依据的是哪些法律条文呢?

如何解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公证活动相关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之二?

我遇到了和公证活动有关的民事纠纷,听说有个《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公证活动相关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现在想了解解读里的第二部分内容。这规定到底是怎么说的,对我这种纠纷有啥影响,里面的条款具体该怎么理解,希望能得到详细解答。

不得强迫自证其罪与沉默权有什么区别?

我在了解法律知识的时候,看到了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和沉默权这两个概念,感觉它们有点相似,但又好像不太一样。我想弄清楚这两者到底有什么区别,在实际的法律场景中是怎么体现的,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