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医疗事故后患者的解决方法有哪些?
我前段时间在医院看病,结果遭遇了医疗事故,身体受到了伤害。我现在特别迷茫,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件事。想了解一下,发生医疗事故后患者都有哪些解决方法呢?该按什么步骤来操作呢?
展开


当发生医疗事故后,患者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解决问题。 首先是协商解决。医患双方可以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就医疗事故的赔偿等事宜进行协商。这种方式比较灵活、便捷,能够节省时间和精力。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六条规定,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协商达成一致后,双方签订协议书,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赔偿数额等内容。 若协商不成,患者可以申请卫生行政部门调解。卫生行政部门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事实情况,对医疗事故进行调查和处理,并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条规定,当事人既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又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卫生行政部门不予受理;卫生行政部门已经受理的,应当终止处理。这意味着在申请卫生行政部门调解和向法院起诉之间,患者需要做出选择。 患者还可以通过诉讼途径解决。患者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医疗机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在诉讼过程中,患者需要提供相关的证据,如病历、诊断证明、医疗费用清单等,以证明医疗机构存在过错以及自己受到的损害。法院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相关法律规定,做出公正的判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此外,在处理医疗事故的过程中,患者要注意及时收集和保存证据,如病历资料、检查报告、药品清单等。同时,要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处理,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对相关法律程序和规定不熟悉,也可以咨询专业的律师,获取更专业的法律帮助。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