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鉴定与医疗过错鉴定有哪些不同?


医疗事故鉴定与医疗过错鉴定存在多方面的不同。 首先,两者的概念不同。医疗事故鉴定是指由医学会组织有关临床医学专家和法医学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运用医学、法医学等科学知识和技术,对涉及医疗事故行政处理的有关专门性问题进行检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结论的活动。而医疗过错鉴定则是指人民法院在受理医疗损害赔偿民事诉讼案件中,依职权或应医患任何一方当事人的请求,委托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对患方所诉医疗损害结果与医方过错有无因果关系等专门性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并提供鉴定结论的活动。 在法律依据方面,医疗事故鉴定主要依据的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该条例对医疗事故的定义、分级、鉴定的组织、程序等都作出了明确规定。而医疗过错鉴定的法律依据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以及相关的民事诉讼证据规则等。这些法律规范了医疗损害责任的构成要件、举证责任等内容。 从鉴定机构来看,医疗事故鉴定由医学会组织进行。医学会有一套相对固定的专家库,鉴定专家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而医疗过错鉴定一般由有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进行。司法鉴定机构有自己的鉴定人员和鉴定流程。 在鉴定的目的上,医疗事故鉴定主要是为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医疗事故提供依据,其结果可能涉及对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行政处理。医疗过错鉴定则主要是为了在民事诉讼中确定医疗机构是否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以及责任的大小。 在鉴定的侧重点上,医疗事故鉴定侧重于对医疗行为是否构成医疗事故进行判断,它有严格的分级标准,要考虑医疗行为是否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等。而医疗过错鉴定更注重对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以及该过错与患者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判断,相对更灵活一些。 此外,两者在鉴定的启动方式、鉴定的费用承担等方面也存在差异。在启动方式上,医疗事故鉴定可以由卫生行政部门移交医学会组织鉴定,也可以由医患双方共同委托医学会组织鉴定。医疗过错鉴定一般由当事人向法院提出申请,由法院委托鉴定机构进行鉴定。在费用承担上,医疗事故鉴定的费用如果经鉴定属于医疗事故的,鉴定费用由医疗机构支付;不属于医疗事故的,鉴定费用由提出医疗事故处理申请的一方支付。医疗过错鉴定的费用通常由申请鉴定的一方先行垫付,最终根据法院判决结果确定由哪一方承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