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损害诉讼策略有哪些?


医疗损害诉讼是指患者及其家属认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后,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请求医疗机构赔偿的诉讼。以下从多个方面为你介绍医疗损害诉讼的策略。 首先是证据收集。证据是诉讼的关键,在医疗损害诉讼中,患者一方需要收集的证据包括病历资料、诊断证明、检查报告、医疗费票据等。病历资料是医疗损害诉讼中最重要的证据之一,患者有权复印或者复制其门诊病历、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以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病历资料。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条规定,患者依照前款规定要求复印或者复制病历资料的,医疗机构应当提供复印或者复制服务并在复印或者复制的病历资料上加盖证明印记。复印或者复制病历资料时,应当有患者在场。此外,患者还可以收集与医疗损害有关的其他证据,如证人证言、视听资料等。 接着是选择合适的律师。医疗损害诉讼涉及医学和法律两个专业领域,因此选择一位既懂医学又懂法律的律师非常重要。患者可以通过向律师协会、法律援助机构咨询,或者向有过类似诉讼经验的人打听,来寻找合适的律师。在与律师沟通时,患者要详细向律师介绍案件情况,了解律师的办案思路和方法,以及律师的收费标准等。 关于鉴定问题也不容忽视。医疗损害鉴定是医疗损害诉讼中的重要环节,它对于确定医疗机构是否存在过错、过错与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以及过错的程度等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当事人可以就医疗损害责任纠纷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受理后,经当事人申请,或者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的,可以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医疗损害鉴定。目前,医疗损害鉴定主要有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和医疗损害司法鉴定两种。患者一方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鉴定方式。 在庭审过程中,患者一方要遵守法庭纪律,尊重法官和对方当事人。在陈述案件事实时,要客观、真实、准确,提供充分的证据支持自己的主张。对于对方当事人的质证和辩论意见,要认真听取,并进行合理的回应。同时,要善于运用法律规定和证据,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最后,关于赔偿问题。医疗损害赔偿的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等。如果造成患者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等。如果造成患者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具体的赔偿标准和计算方法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的规定来确定。 总之,医疗损害诉讼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患者一方要充分了解相关的法律规定和诉讼策略,积极收集证据,选择合适的律师,做好鉴定和庭审等工作,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