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纠纷结案了还会开庭吗?如果未结案一般多久开庭?
我之前卷入了一场医患纠纷,现在案子显示结案了,但我不太确定这之后还会不会再开庭。要是没结案的话,从立案到开庭一般要多久呢?我心里一直没底,想了解一下这方面的法律规定。
展开


首先来解释一下医患纠纷以及结案和开庭的相关概念。医患纠纷就是患者和医疗机构或者医务人员之间,因为医疗方面的行为、结果等产生的争议。结案通常意味着这个案件在程序上有了一个阶段性的结果,比如调解成功、判决生效等。而开庭则是法院审理案件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双方当事人会陈述事实、提供证据等。 如果医患纠纷已经结案,通常情况下是不会再开庭了。结案代表着案件已经有了处理结果,比如达成了调解协议,双方按照协议执行;或者法院作出了判决,并且判决已经生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一旦案件通过合法的程序结案,就具有了法律效力,不会轻易重新启动开庭程序。不过,也存在特殊情况。如果出现了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来的判决、裁定;或者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等情况,当事人可以申请再审。再审程序启动后,可能会再次开庭审理。 要是医患纠纷还未结案,关于多久开庭并没有一个确切的法律规定具体时间。但是,法律对整个案件的审理期限是有要求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一般来说,法院立案后,会根据自身的工作安排来确定开庭时间。通常会在立案后的一两个月左右安排开庭,但这不是绝对的,不同地区、不同法院的案件量不同,时间也会有所差异。在实际操作中,法院会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所以,患者或者医疗机构可以多和法院保持联系,了解案件的进展情况。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