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需要看哪些法条?
我遇到了医疗纠纷,不知道该从哪些法律条文里找依据,也不清楚哪些法条能维护我的权益,想了解一下处理医疗纠纷得看哪些具体的法律条文。
展开


在处理医疗纠纷时,有许多重要的法条需要了解。 首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它是我国民事法律的基本准则,其中侵权责任编对医疗损害责任进行了详细规定。比如,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这明确了医疗损害责任的归责原则,也就是在诊疗过程中,如果医疗机构或者医生有过错,导致患者受损,医疗机构就要负责赔偿。再如第一千二百二十一条规定,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未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这就要求医生在治疗时要达到相应的医疗水平标准。 其次是《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该条例主要规范了医疗纠纷的预防和处理程序。它规定了医疗机构在医疗纠纷中的义务和责任,也规定了患者的权利和解决纠纷的途径。例如,发生医疗纠纷后,医患双方可以通过双方自愿协商、申请人民调解、申请行政调解、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途径解决。同时,条例还对病历资料的管理、尸检等方面作出了规定,保障了医疗纠纷处理的公正性和规范性。 另外,《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也有重要作用。它对医疗事故的定义、分级、处理程序等进行了规定。虽然在民事赔偿方面主要依据《民法典》,但该条例在认定医疗事故、确定事故等级等方面有重要参考价值。比如,根据医疗事故给患者造成的损害程度,将医疗事故分为四级,不同等级的医疗事故对应不同的赔偿标准和处理方式。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