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调解条件有哪些?
我遇到了医疗纠纷,不想直接打官司,听说可以调解解决。但我不知道满足什么条件才能进行调解,想了解一下医疗纠纷调解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这样心里有个底,看看自己的情况符不符合。
展开


医疗纠纷调解是一种通过第三方介入,促使医患双方达成和解协议的纠纷解决方式。它具有成本低、效率高、对抗性弱等优点,是解决医疗纠纷的重要途径之一。 医疗纠纷调解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首先,主体适格。调解的主体是医患双方,即医疗机构和患者或其家属。医疗机构应当是合法设立的,具有相应的执业资格;患者或其家属应当是与该医疗纠纷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比如,患者本人可以参与调解,如果患者无法参与,其近亲属如配偶、父母、子女等也可以代表患者进行调解。这是依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等相关规定,只有适格的主体参与,调解才具有法律效力。 其次,自愿原则。医患双方必须是自愿进行调解,任何一方不得强迫另一方接受调解。自愿包括是否参加调解、调解的方式、调解的内容等方面的自愿。如果一方不愿意调解,那么就不能启动调解程序。这体现了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原则,保障了双方的合法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也强调了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 再者,有明确的争议事实。双方对于医疗纠纷的基本事实要有一定的了解,虽然不需要像打官司那样证据确凿,但至少要知道纠纷发生的大致经过、争议的焦点等。例如,患者认为医疗机构的诊疗行为存在过错导致自己受到损害,那么需要说明具体的诊疗行为以及自己受到的损害情况。这样才能使调解有针对性地进行,有助于达成调解协议。 最后,不违反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调解的内容和结果不能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也不能违背社会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比如,不能通过调解达成损害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或他人合法权益的协议。这是对调解活动的基本要求,确保调解在合法、合理的框架内进行。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