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鉴定书内容包括什么?


医疗事故鉴定书是对医疗事故进行技术鉴定后得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以下为您详细介绍其包含的内容。 首先是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及要求。这部分会写明患者和医疗机构的具体信息,像患者的姓名、年龄、住址等,医疗机构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等。同时也会记录双方当事人提出的鉴定要求,比如是对医疗行为是否构成事故进行鉴定,还是对事故等级、赔偿等方面有特定要求。依据《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第三十五条,这是鉴定书必备的基础信息部分。 其次是当事人提交的材料和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的调查材料。这体现了鉴定所依据的资料来源。当事人提交的材料可能有病历、检查报告等,医学会的调查材料则是其在鉴定过程中通过询问、走访等方式获取的相关信息。这些材料是鉴定的重要依据,确保鉴定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再者是对鉴定过程的说明。这会详细描述鉴定的步骤和程序,比如鉴定专家的抽取方式、鉴定会议的组织情况等。让双方当事人清楚鉴定是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的,保障了鉴定结果的可靠性。 然后是医疗行为是否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这是判断是否构成医疗事故的关键内容。鉴定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专业规范,对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进行审查,看是否存在违规之处。 接着是医疗过失行为与人身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即使医疗机构存在医疗过失行为,但如果与人身损害后果没有因果关系,也不能认定为医疗事故。所以这部分内容是确定责任的重要环节。 再就是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责任程度分为完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和轻微责任等不同等级,它直接关系到医疗机构的赔偿比例。通过明确责任程度,合理划分医患双方的责任。 最后是医疗事故等级。根据《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医疗事故分为四级,每一级又有不同的细则。确定医疗事故等级有助于准确计算赔偿金额和衡量事故的严重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