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是否需要赔钱?
我遭遇了医疗事故,身体和精神都受到了很大伤害。现在想知道,从法律角度来说,发生医疗事故医院到底要不要赔钱给患者呢?我该怎么维护自己的权益?
展开


医疗事故通常是需要进行赔偿的。下面来详细解释一下。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医疗事故。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条规定,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也就是说,如果医院和医生在给病人看病的过程中,没有按照规定操作,因为疏忽大意导致病人身体受到伤害,这就可能构成医疗事故。 一旦被认定为医疗事故,医院就有赔偿的责任。《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九条规定,医疗事故赔偿,应当考虑下列因素,确定具体赔偿数额:(一)医疗事故等级;(二)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三)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与患者原有疾病状况之间的关系。 医疗事故的赔偿项目有很多。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十条,主要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残疾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宿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 如果患者遇到医疗事故,要想获得赔偿,需要经过一定的流程。第一步是要收集相关证据,比如病历、检查报告等。第二步,可以和医院协商赔偿的事情。要是协商不成,患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处理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在这些过程中,都要按照法律规定来进行。 总之,当发生医疗事故时,患者是有权利要求医院进行赔偿的。只要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收集好证据,通过合理合法的途径,就有可能获得应有的赔偿。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