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责任程度该如何认定?
我家亲戚之前在医院治疗时出了医疗事故,但医院和我们对责任程度的看法不一样。我们觉得医院责任很大,可医院觉得自己责任没那么重。我想知道在法律上,医疗事故责任程度到底是怎么认定的,依据是什么?
展开


医疗事故责任程度的认定是一个复杂但有明确规则的过程。简单来说,它就是确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事故中所承担责任大小的一个判断。 要认定医疗事故责任程度,首先得明确医疗事故的定义。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条规定,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也就是说,只有同时满足主体是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有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存在过失以及造成患者人身损害这些条件,才能构成医疗事故。 在认定责任程度时,主要依据《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第三十六条,会根据医疗过失行为在导致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作用、患者原有疾病状况等因素,将医疗事故责任程度分为完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和轻微责任。完全责任意味着医疗事故损害后果完全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主要责任是指损害后果主要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次要责任表示损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次要作用;轻微责任则是医疗过失行为对损害后果起轻微作用。 通常会由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来具体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在鉴定过程中,专家鉴定组会综合分析医疗过失行为在导致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作用、患者原有疾病状况等因素。比如,如果患者本身病情就很严重且复杂,即便医院有一定过失,但对最终损害后果影响较小,那么医院可能就承担轻微责任或者次要责任;要是医院的操作严重违反诊疗规范,是导致损害后果的直接原因,那可能就会认定为主要责任甚至完全责任。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